市面上有很多理財相關的書籍,有不少人提出了各式各樣的理財方法,其中還包含了投資。

投資和理財其實是兩件不一樣的事情,要先管得住錢,才有得投資。理財是一輩子的事情,然而我們從小就沒有學過理財,通常都是等到出社會,開始自食其力才意識到錢很難賺的事實。

有的人可能規劃了結婚,有的人規劃了出國,有的人規劃要買房買車,這些情況更要注意自己的財務狀況,因為這些全都不是什麼很低的開銷,如果一直都當月光族,上述大筆開銷需要的錢基本存不到。

具體來說,要怎樣才能存到錢?

我的答案是——簡化生活。

1.先列出基本的開銷,把沒必要花的地方省掉,一個人一生的開銷簡略來分就是食衣住行育樂,前四個基本上難以無視,沒有人能吃空氣度日,也沒有人不需要穿衣打扮,很多人都有選擇在外租屋,當然也是有人跟我一樣直接窩在家裡省掉房租,大部分的人上下班都是騎車或開車,騎車和開車除了基本的油錢外還有車險和稅金要算進去。育樂看個人了,育可以分成自我學習類(上課)或是小孩的教育(有小孩要注意),樂是個人娛樂,畢竟一個人的生活再簡單也很難沒有娛樂。不在上述分類的就是孝親費、各種貸款、日常用品、通話費了,這些雜項開銷當然是必要開銷,必須列進去。日常開銷的部分大概會佔薪水的6~7成。

2.列完自己的開銷之後,大概也知道開銷可以砍,什麽不能砍。拿我個人當例子,我其實應該要停掉一隻手機的費用,不該繳兩隻,但是現在停反而會把存款全部消耗掉,放了一年之後再轉手給別人也頂多需要貼5000元左右,這種時候反而是放一年後轉手比較划算(違約金和switch套組比1年份的手機費還貴),衡量一下後會選故意放一年後轉讓這個選項,損失反而比較低。請找出自己的開銷裡最不需要的東西,然後衡量一下划算的處理方法,這一點很多書上沒有寫,只有提到需不需要買,但有些二手物品只要保存狀態良好,會有人想要,請嘗試放到網路上或是找專門收二手物的店家吧,當是回收損失。

3.尋找替代方案。大概在10月左右,我還是個每天都要喝一杯手搖杯飲料的傢伙,從這個月開始我已經盡量減少這個開銷,不是完全不喝,因為要完全戒除很難,只是改成了上班日不喝,假日還是會喝,單單這個減少飲料量,就可以省去將近千元的資金,一杯要45元,都已經是半個便當以上的金額了,真的嘴饞還可以選擇買一大堆茶包慢慢泡,還比較划算。如果你是個出了新遊戲、出了新款包包、鞋子(請自動帶入任何個人喜歡的東西)就一定要買的人,誠心建議延遲享樂。那不是很必須,可以把它當成達成目標的獎勵,假設這個月達成了預定的儲蓄目標,下個月或兩個月後就可以買之前想買的東西,說不定會更有動力存錢。

4.每個月領到的薪水,請扔至少1/5進存款帳戶,如果沒有存款帳戶,請務必去開一個,或是從手裡不常用的帳戶選一個,最好是提款點很少的銀行,這樣才不會把存款帳戶的錢隨便領出來。這個帳戶是只進不出的,所以才故意挑一個提款點少的銀行,所以台新、中信和郵局非常不適合擔任這種角色。如果是日常開銷專用的,反而適合挑那種隨便都能領到錢的銀行。1/5只是保守的存款金額,如果這個月的日常開銷剩得比想像中還多,下個月就可以把上個月多出來的錢一起扔進存款帳戶裡面,讓可以投資的金額變多一點。

偷偷透漏一下,如果不是因為學貸,我每個月本來可以存大概一萬多,有了學貸壓力和分期付款後,每個月的存款能剩下5、6000就該偷笑了。

接下來就是存款的部分了,除了作為緊急預備金的部分,剩下來的部分就是投資了。

千萬不要把投資想得太複雜和恐怖,股票和基金都不是洪水猛獸,反而是最適合小資族的投資地。

常見的用法就是定期定額和定期不定額了,現在很多證券商的app裡面都能設定定期定額扣款,手續費還超便宜,股票的手續費是總購買的價錢X0.1425%,一般情況下手續費不滿20元會被強制收20元,但是用定期定額不會被強制收20元,除非你購買的金額超過20元的手續費或是剛好20元。怎樣都比直接被收20元還要便宜很多。至於基金的手續費和管理費就複雜很多了,各家規定不同,有的還直接扣在淨值裡面,不過有些基金平台會出免手續費的活動,建議在基金平台上開戶購買比較划算。

我目前還沒碰基金,只稍微研究過,因此我這邊沒有半點跟基金有關的經驗可以分享,但是我有存股的經驗,我從2015年開始接觸股票,對存股有一定的概念。

一般來說,存股都會優先挑績優股,市面上對績優股的定義就是殖利率高、eps高、本益比低、roe>15%以上的公司,然後這些公司最好是0050裡的成員,因為0050裡面囊括了台灣前50名的大公司,體質大多穩定,不太擔心會倒,而且最好挑民生經濟相關,因為這類的東西最大的優勢就是永遠都有市場。不過存股也不全毫無缺點,本金太低會看不見明顯的效果,即便靠時間帶來的複利,效果也十分有限,有的人這種時候會選擇投資腦袋換更好的工作,把本金墊高一點後再來。

不過23k有23k的作法,要不是投資腦袋換工作,就是多兼一份工作把本金變高一點,這樣也可以,然後持續投入,偶爾可以稍微加碼一下,不用每個月都傻傻投資固定金額,出現想要的買價就出手大方一點,盡量先湊出一張股票,3000元通常只能買零股而已,而且能買的量還非常少,所以要湊一張就得「加碼」才辦得到了。基本上每個月都是3000元,3000元不難擠出,偶爾加碼或減碼,早早疊高本金,才能收穫豐厚的報酬。

投資有兩個基本的原則:1.不輸錢,2.嚴守紀律。這兩個超級重要,特別是第一個,輸了本金等於賠錢,第二個很難做到,因為很多人往往會急於停利把股票賣掉,我也是這樣,所以之前都是失敗收場。買進股票之後,不要密集看盤,因為會影響心情,每個月稍微關注一下股票的動向,確認它還能活下去或是有沒有出現足以動搖公司營運的事件,買了就不管也稱不上是什麽良好的投資態度。

總之,投資很重要,每年能賺來的錢不要拿去給生活費用掉,二話不說扔回去繼續投資,把本金再墊高一點,最後透過被動投資的錢會變多,但要小心一點,別賺了股息卻賠了價差,住套房會很難過,心情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。

至於其他的選擇權、權證、外匯保證金、期貨,以上我不推,因為太複雜,很難懂,除非你做好相當的準備,認為自己可以在自營商作莊家的狀態下也能贏一大筆錢,那就去吧,但是輸錢不要太傷心,因為賭場這種東西本來就九賭十輸,所以沒辦法承受龐大風險的人別去玩自己搞不懂的東西。

其他比較新的投資,但也可以是投機的,還有虛擬貨幣,但風險其實很大,如果未來幣商倒掉或是交易系統出現嚴重的問題,有可能一夕之間血本無歸,但是會玩的人、電腦設備超級好的人,可以在這裡面賺到錢,但就跟上面提到那幾個不推薦的東西一樣,風險超級大,建議敢冒險的人去。不過也是有降低風險的方法,不管是哪一種工具……看你花了多少心思學習和了解,那些不推薦的投資工具,有可能會成為賺大錢的工具,要做任何投資,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為什麼要投資這個,還有看好這樣東西的哪一點,面對損失的方法,這些都需要經驗,但我自己的經驗也還不算多,因此從一開始就別把本金全砸了,先拿點小錢試試水溫,等熟悉了之後才去砸大錢,賺不多也好過賠死。

arrow
arrow

    艾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